© 净水|Powered by LOFTER
物随心转 境由心造

沐溟辰:

首先申明,我这篇文字不是为马克思主义辩护的。


提及马克思主义,大多数人第一反应大概是宫蟾主义,一种“谋闭不兴盗贼不作外户不闭”的大同社会。基于停留在这种理解层面,很多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不假思索地持消极态度。


可是这种态度的产生大多是由于偏见。


最近真正接触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论述和评论,才发掘社会对马克思的误解之深重。如果仅仅是凭空创建了一个绝对平等的乌托邦,不会使其成为“历史上唯一足以抗衡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也不会成为近代以来多次社会主义革命与宫蟾主义理想的指导思想。


好了,废话不多说。




其实与主流认知,或者说,偏见相悖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心思想不是“平等”,而是“自由”。


论证这一点,还是先从符合主流认知的马克思主义科学观开始。上过高中政治哲学课的都知道,马克思的科学指导思想大致有三个方面:



唯物主义历史观(the materialist conception of history)


辩证法(dialectical method)


基础与上层建筑(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base and superstructure)。



第一和第三不是这个论题的重点,略去不谈。其中第二条辩证法,马克思采取了一种动态系统观(不是专有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我自己造的),他认为,不存在永久平衡的系统,任何系统都只会运作有限的一段时间,然后就会产生内在矛盾,在矛盾导致的张力到一定程度时系统便会崩溃,从而新的系统得以诞生。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就是一个不平衡的系统,在资本主义崩溃之后,社会主义诞生,最后指向宫蟾主义。


为什么资本主义是不平衡的系统呢?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在于其不合理的劳动分工以及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在《宫蟾党宣言》里他写道:



“个人的自由发展,是基于所有人的自由发展。(The free development of each is the condition of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all.)”



与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开篇对造针厂的精细分工产生的高效率表达的叹为观止相反,马克思对这种《摩登时代》式对个体的单一劳动分工表示不满,加之资本阶级对工人剥削,他认为,这种模式严重妨害了个人自由,从而阻碍了社会自由。


一直到这里,和我们普遍认知中的马克思主义似乎别无二致。




不过,在我最近在Coursera修的耶鲁的政治道德基础学中,Ian Shapiro教授认为,这句话存在翻译问题(德文到英文),正确的语序应该是: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all is the condition of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each. 



也就是:所有人的自由发展,是基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的一种试图在宫蟾主义社会实现的理念,是让“自在阶级(class in itself)”成为“自为阶级(class for itself)”。也就是,一个不是为了生计与利益去而不得不劳作的社会,一个拥有选择离开工作也能自给自足的自由社会,一个基于身份与信仰的个人认同的觉醒的社会。而这种理想实现的前提是,让人们不再成为“被他人(资本家)掌控,为他人工作的人”。


宣布了资本主义的死刑,马克思继而从大致五个方面分析了资本主义具体的内在矛盾。


首先,众所周知的价值理论(the Labor Theory of Value)与剩余价值理论(the Labor Theory of Surplus Value)中,他得出的结论是,资本阶级在生产与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囤积资本,从而导致流动资金危机;


其次,基于马克思另一条著名论点:只有劳动力才能产生剩余价值——随着边际效益(Margin Profit)的下降,所有资本主义体系里的利率都会呈下降趋势,从而导致了整个体系的衰落;


第三,垄断行业消灭了行业竞争的可能性,而资本主义本身就是由竞争造就的,垄断作为其最终形态的出现,阻滞了竞争,也阻滞了创新动力;


第四,马克思指出,生产商品的工人是对于这些商品是没有购买力的,资本家又不可能独自占用那么多商品,于是商品与资本输出成了困难。当时资本主义的方法是帝国主义式的资本输入——不过显然 ,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加之信用消费体系很不完善,于是马克思再次下定论:这种削弱边际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的运作模式,是导致资本主义体系崩溃的又一个内因;


第五,也大概是我们最熟悉的,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的觉醒是对于这个体系的打击是不可低估的。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从“class in itself”至“class for itself”的转变。尽管工人阶级的薪资待遇是否由于机器的发明与引入有所好转,历经了相对与绝对剩余价值的剥削,他们会渐渐意识到,他们所获得的报酬与资本家赚取的利润的比例正在缩小,也就是,他们遭受的压迫正在加剧。如何产生觉醒的呢?马克思从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人们不是自我参照的(self-referential),而是他人参照的(other-referential)。简单阐述就是,一个人过得比曾经的自己要好并不能使其满意,他会将自己与其他人比较,即使自己生活改善了,如果其他人改善得更多,他依然不会满足。


所以,基于这些论述,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必将自取灭亡。不过——这也是很多人的误解——他并没有否定资本主义,相反地,他认为,资本主义体系是通往宫蟾主义的必经之路——这点很重要,因为这也是忽略了这一点从而导致很多宫蟾主义尝试失败的一大原因。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累积是达到宫蟾主义分配的充分条件,简单粗暴点说就是:马克思理想中的宫蟾主义的起点不是“大家一样穷”,而是“大家一样富,而且很富”。


由这个思路,马克思构建了一条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再到宫蟾主义的路线。先是基于资本主义无比蓬勃生命力的高效资本累积,然后由于上述列举的内在矛盾导致其崩溃,继而进入过渡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生产模式有所转变,不变的依然是资本积累,分配方式是“基于个人能力生产,基于个人工作量分配(from according to ability, to each according to work)”,也就是我们最熟悉的“按劳分配”。然后再到富足的宫蟾主义社会,分配方式也转变为了“基于个人能力生产,基于个人所需分配(from according to ability, to each according to needs)”,也就是“按需分配”。


也就是从这里,马克思的理论体系开始出现问题了。对于“所需(needs)”似乎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义,尽管资本累积,富足到一定程度,个人财富确实自由度会提高,不过累积毕竟是有限的。也就是说,马克思理论中的“稀缺资源(scarcity)”是无法消除的,他假设的“superabundance”理论上是不可行的。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似乎假设了,从资本累积到按需分配,是一个连贯可行的过程。举个例子,资本累积的副产品,如消费主义(consumerism),不断膨胀的物欲已然深入人心,而马克思却似乎一定程度上否认了人性的连贯性,认为若是进入了宫蟾主义社会,这种欲望就会随即消失。


宏观的角度来看,从这里开始,马克思的理论已然站不住脚。




不过,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资本主义并没有崩溃呢?那么再回到上面他关于资本主义的批判的五个论点。


首先,关于资金流动问题,这一点在资本主义领域的一次次经济危机暴露无遗。不过,为什么一次次的受挫并却并没有资本主义彻底崩溃呢?先不回答这个问题,对于这个和上述第三个和第四个问题,垄断企业和低消费问题,马克思似乎忽视了政府和其他各种仲裁委员会的作用。在一次次危机中,政府和银行的应急政策和调控手段在解救资本主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介入资本企业,放贷等种种刺激经济手段。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即生产利益缩减问题,马克思似乎对资本行业采取了一种静态的发展观。然而,事实是,资本企业是高效流动的,就如工人阶级,可以出于不满离开一个工厂职位而去寻求另一个平行的职位,从而避免了利润不断缩减的趋势。对于垄断问题,同样地,马克思也低估了资本主义的内在活力。垄断企业并不会统治资本界,一部分是出于政府的介入,更多地,是由于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所谓的“创造性毁灭(creative destructive)”的资本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就比如,当今信息时代,信息产业基本都是小型企业,而大型企业由于其活力的缺乏往往会在创新力竞争中败给不断崛起欣欣向荣的小规模企业。


对于最后一个问题,工人阶级“不满的觉醒”,也是有问题的。虽然马克思的论证似乎无懈可击:“人比人,气死人”。不过,这种“other-referential”比较通常是不会出现在“工人——资本家”之间的,而是在“工人——工人”之间。也就是说,人们确实会将自己与他人作比较,不过,只会与和自己相似的人比较。一个简单的例子:嫉妒通常只会针对熟悉的人,而不是马爸爸。


所以,五个论点也就无一成立了。




因此,请允许我下一个委婉的结论:从微观层面到宏观层面,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似乎是不完善的。


 


写这篇的目的不为了马克思辩护,也不是为了反驳马克思主义。最近修的那门政治道德基础学给了我很多启发,我意识到,很多偏见的产生都是因为不了解,从而被无知与偏见蒙蔽,被限制在狭窄的格局里。最近做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但我并不能说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解更透彻,比别人更有发言权。只是,经过了更多的学习,我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并不仅仅是印象中的那种“乌托邦社会”的理论,尽管不尽完善,它是一个丰富的,结合了科学、社会学、哲学、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多重领域,极富生命力与深远影响力的理论体系。




写到这里,我只是想感慨一下:


学习的越多,真的会发现自己知道的越少。


很多偏见问题,都是格局问题。




许卓然 


2018/03/10




PS:这次写文只参考了自己最近的学习笔记,因为是全英文的,而且比较潦草简略, 所以可能有翻译问题(所以比较关键的引用我把原文也附上去了),也可能我记笔记的时候理解不够透彻从而导致了偏差,甚至偏见。对于经济学领域我自愧涉猎甚少(最近又在Coursera上在修一门微观经济学原理在补这个空缺),所以论述里可能有很多欠缺,甚至谬误。如果看到了烦请见谅、指正,我必将虚心受教,并且以后会不断多多学习多多补缺。:)



  1. 共5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